“舞”与伦比!来看普陀学子的精彩舞台
秋风飒爽伴着岁月的步伐,渐行渐远,银装素裹,合着时代的节拍,姗姗而来。近日,“向美而舞,律动青春” 普陀区第37届学校美育节舞蹈联盟展演在普陀区青少年教育活动中心二楼剧场顺利举行。
此次展演活动由第六轮普陀区干部教师专业发展团队刘依灵高级指导教师团队总策划,同第六轮普陀区教育系统干部管理团队张平卓越工作室、徐蓓娜领军工作室、陈蔚骨干工作室的学员和第六轮普陀区教育系统教师专业发展团队黄晓琳科创团队学员联合展示。
本次活动还得到了上海教育电视台、上海教育新闻网、第一教育等各家媒体大力支持。活动全程现场图文直播和视频直播。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自古以来,中国人表达情感的方式也总是富有诗情画意。繁花深处,婀娜身影,若隐若现。清风拂过,花样容颜,洒落人间。
作品借唐三彩仕可爱女俑从雕塑到复活的所见所舞,一窥大唐丰腆自信,奔放瑰丽的历史风貌。唐韵唐风必将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作品表达了在节日里美丽的尔族姑娘头顶茶碗、载歌载舞的庆典场景,她们跳起舞来热情豪放、青春洋溢。
在格桑花盛开的美丽季节,藏族的小卓玛和小牧民们甩起水袖、戴着毡帽快乐舞蹈。童心向党,雪莲芬芳,作品表达了藏族儿童对繁荣祖国、幸福生活的深情赞美,展现了听党话、跟党走,争做新时代好少年的风采。
作品运用绘有玉兰花的油纸伞作为媒介,通过舞者曼妙的舞姿,及队形空间的转换,将玉兰花形象与舞者肢体完美融合。通过对玉兰花形象的刻画与描写,展现当代青少年对上海这座城市以及市花白玉兰的热爱。
一身飘洒的红装,一团燃烧的火焰,那是火红的童心,向着太阳,走向灿烂;又似红红的花朵,迎着太阳,争奇斗艳。一路走来,我们见证了无数次战争与变迁,却始终流淌着希望与生命的力量。律动青春,与光同舞。万泉河水滚滚来,我们终将迎来灿烂的曙光!
“万泉河水清又清,我编斗笠送红军”……悠扬的旋律勾勒出河水奔腾的画面,仿佛让人们听见了河水流淌的声音,婉转的旋律伴随着优美的舞姿,更是象征着中国人民的坚韧和奋斗精神。它见证了无数次战争与变迁,却始终流淌着希望与生命的力量。激励人们勇往直前。
作品描述小报童在旧社会的痛苦艰辛生活,虽然战争来临,但也泯灭不了小报童心中的希望,甜美的歌声和一遍遍的传唱也象征了他们对美好生活和红色曙光的向往。
童年就像一个万花筒,充满欢乐、充满幻想、多姿多彩、灿烂无比。作品勾起了人们心底最纯真的力量,熟悉的歌声和小孩子纯真的笑声,让我们流淌在童年的回忆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桌上的美味,劳动的汗水,土地上的农民伯伯不知疲惫,地球上的资源,样样都很珍贵。辛苦的人值得敬佩,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我们要一辈一辈的传承下去。
青涩的季节,给期望插一对翱翔的翅膀;无尽的畅想,在广阔的原野尽情的飞扬。青春的狂想,是生命旋律里最闪耀的音符,向阳而生,追梦起航。这是我们的热烈的青春,这是我们绚烂的未来!
作品是一部充满生命力和活力的少儿舞蹈作品。以迎着阳光绽放的向阳花为创作灵感,通过舞者们的灵动舞姿,展现出少儿纯真、活泼的一面。舞蹈以诗意的方式,描绘出向阳花向着阳光盛开的美丽画面,同时也传递出孩子们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追求。
梧桐叶落,秋风萧瑟,那是秋的脚步。橙黄橘绿,风吹麦浪,那是秋的奉献,作品表现秋天的景象,落叶的梧桐沙沙作响,孩子们在铺满落叶上嬉戏玩耍,满地金黄色的梧桐落叶呈现出别样的秋色。
作品从孩子的视角展示我们的田野,既富饶又有生趣,孩子们在田间劳作,体验着丰收的快乐喜悦,也由衷地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道具斗笠一物多用,时而遮阳挡雨,时而扇出习习凉风,时而又变身装麦穗的箩筐……
青春就如一轮初升的太阳,朝气蓬勃、活力无限。在这个个性张扬的时代,少年们用自己的方式,渲染着青春的色彩。作品以街舞包容性的特点,将不同风格的舞者结合在一起,配合民族风音乐,突出学生的青春活力,展现新一代的少年朝气。
遥远的星星在发光,像萤火虫一般。它越过时间,独自前行,直到看见更多的星星,它们流淌在时间的长河之中,追随光,成为光,发散光。作品在现代舞技术与连接中加入道具手指灯的变化设计,表现一群在时间流转中找寻光亮的孩子,体现与时间赛跑的决心以及奋发向上的团结精神
每个人,都拥有一个梦。梦想就像生命中的光亮,指引方向。我走着走着,一丝光线闪进我的视线,这丝光线,不算很强,却足以让我找到方向。舞蹈融合了现代舞与芭蕾舞的身体语汇,以“逐梦”为主题,通过舞者的身体语言和动作,展现了同学们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困难,以及坚守信念、持之以恒的信念。
一路走来,从站不稳脚、下不去腰、挺不直背……再到舞台的最终呈现,孩子们不仅获得了弥足珍贵的舞台经验,更是绽放了坚强自信的花朵。